牌坊街社区位于通江县城老城区,辖区人口3万人。面对基础设施配套不足、环境卫生“脏乱差”、业委会作用发挥难等日益突出的问题,如何搞好基层社会治理?牌坊街社区立足实际,发动居民在老旧小区成立“自主管理委员会”,有效激发了自治活力,实现了居民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、自我服务。
“老旧小区居民多、配套服务又差,群众诉求自然就多,管理服务仅靠社区干部远远不够。为实现有效治理,我们在各个小区成立‘自管委’,由群众自己选举‘靠谱’的人当会长,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。”牌坊街社区党委书记杜廷才介绍,通过“业主推,支部定”方式,目前牌坊街社区成立了22个“自管委”。
“自管委”要发挥作用,委员会成员是关键。“自管委”会长人选需群众口碑好、责任心强,且由居民民主推出。同时,将辖区热心公益、乐于奉献的个体工商户、注册志愿者、爱心人士等纳入“自管委”,并根据其技能特长和居民需求,组建物业、家政、车管、平安、关爱等“专业服务队”,设置“志愿服务岗”,为楼院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或低收费服务。
谈到“自管委”作用发挥,牌坊街社区农行小区居民最有发言权。农行小区作为牌坊街社区内较典型的老旧小区之一,大部分楼栋有8层,一直未安装电梯,居民出行多有不便,特别是高龄老人上下楼梯尤其吃力,加装电梯就成了该小区的刚需。
该小区“自管委”成立后,通过日常走访、集中座谈等方式,广泛征集楼院居民、门店商户、辖区单位的现实需求和意见建议,梳理楼院年度民生实事,然后召集楼院党员、居民代表等,集中研判居民需求,发动居民积极参与讨论,对每一件民生实事实行项目化管理,落实专业服务队,并督促其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。该小区电梯安装、照明灯安装、污水治理、小区内车辆管理、物业服务……都是在“自管委”推动下完成的。
“要想更好发挥‘自管委’机制作用,‘评、比’不可缺少。”杜廷才介绍,社区通过开门听、上门问、集中评,发动居民对“自管委”会长、成员、服务队、服务项目进行综合评价,按照“好、中、差”三个等次,分别给予“好”5星、“中”3星、“差”1星的评星定级,对连续三次获差评的团队和个人适用退出机制。同时,通过专栏、集会、广播、微信等渠道,晒出“自管委”工作开展情况,晒小区好人好事、先进典型等,鞭策大家向好向善向上,共建幸福美好家园。